【割须弃袍】 基本信息(拼音,读音等)

简体

繁体

割須棄袍、割鬚棄袍

拼音

gē xū qì pào

怎么读

简拼

gxqp

近义词

丢盔弃甲

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指战败

【割须弃袍】的意思和解释

【割须弃袍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释义
割掉胡须,丢掉外袍。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。
典源
#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8回

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。操闻之,即扯旗角包颈而逃。
典故说明
故事一  三国时期,曹操派大将钟繇攻蜀未成,退守潼关,就改派曹洪、徐晃驻守潼关,才九天时间曹洪丢了潼关。曹操率军亲自攻打潼关,结果被马超打得大败,为了逃命,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须,丢掉自己的战袍,化装逃回到自己的大本营
例句
  • 曹操“~”的事迹广为流传。

【割须弃袍】 图片鉴赏

割须弃袍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
Tip:SCC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