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緌】字的基本信息(怎么读,拼音)
【緌】字是什么意思、字义及解释
【緌】的解释(来源:新华字典版)
基本字义
緌
- 緌
ruí
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:“葛履五两,冠緌双止。”
像缨饰的下垂物。
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,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。
系结。
继续。
笔画数:14;
部首:糹;
笔顺编号:55444431234531
多音字
緌
【緌】的解释(来源:康熙字典版)
基本字义
緌
- 緌
ruí
【名】
缨子〖tasselshangingfromahatorcap〗
緌,系冠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谓缨之垂者。
丧冠不緌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
冠緌缨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孔颖达疏:“结缨颌下以固冠,结之余者,散而下垂,谓之緌。”
似缨饰的下垂物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——唐·虞世南《蝉》
古指有虞氏旌旗,以旄牛尾注于竿首为之。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游〖flag〗。如:緌章(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鸟羽或旄牛尾,用以别贵贱);緌旌(垂旒舒展的旗幡)
緌
ruí
【动】
系结〖tie〗
蹑履緌冠。——宋·佚名《沁园春·寿东屏》
继续〖continue〗
緌,继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