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于】字的基本信息(怎么读,拼音)
【于】字是什么意思、字义及解释
【于】的解释(来源:新华字典版)
基本字义
于
- 于
yú
介词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于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于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于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
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于未来)。
姓。
笔画数:3;
部首:二;
笔顺编号:112
多音字
于
于
于
于
【于】的解释(来源:康熙字典版)
基本字义
于
- 于
yú
【动】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。本义:超过)
往;去〖go〗
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。毛传:“于,往也。”
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,逋播臣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取〖take〗
昼尔于茅,宵尔索陶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如;好像〖look〗
《易》曰:“介于石,不终日,贞吉。”介如石焉,宁用终日,断可识矣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又如:于何(如何)
于
於
yú
【介】
引进动作、行为的时间、处所,意义相当于“在”、“到”或“在…方面(上、中)”〖in,at,etc.〗
捐金于野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又
成于机杼。
射于家圃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又
葫芦置于地。
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于时冰皮始解,波色乍明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越长城之限,至于泰安。(于:介词,到。)——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;于以(在何处);于兹(在此);于时(在此)
引进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相当于“向”、“对”、“对于”〖for,etc.〗
告之于帝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何有于我。——《论语》
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——唐·韩愈《师说》
言于李愬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语于富者。——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如: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
表示动作、行为的所从,意义相当于“从”或“自”、“由”〖from〗。如:青出于蓝而胜于蓝;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
在被动句中,引进动作、行为的主动者,相当于“被”〖by〗
不拘于时。——唐·韩愈《师说》
苦于多疾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伤于缚者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择于自然。——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我限于水平,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
引进比较对象,意思相当于“比”〖than〗
甚于妇人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同于真。——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
同于幻。
近于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又如: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
表示把动作、行为加给对方,相当于“给”〖to,etc.〗。如:荣誉归于教练
表示相对的位置〖in〗。如:垂直于肋板的脊柱
姓
于
yú
词缀。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不必译出
以至于寸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越于诸侯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又
以免于难。
可以免于难。
“於”
另见yū
于今
yújīn
〖uptothepresent;since〗∶至今
车站一别,于今十年
〖nowaday;now〗∶如今;到现在
于思
yúsāi
〖thickmoustache〗常叠用,表现胡子极多
于时
yúshí
〖forthemoment;then;atthattime〗介宾词组。在这个时候,当时
于时冰皮始解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于是
yúshì
〖asaresult;therefore;whereupon〗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
成语组词
【于】字在中间的成语:
- 一至于斯
- 一至于此
- 不安于位
- 不安于室
- 不拘于时
- 不绝于耳
- 不齿于人
- 专美于前
- 业精于勤
- 业荒于嬉
- 严于律己
- 严于律已
- 严于鈇钺
- 久孤于世
- 义形于色
- 之子于归
- 乐于助人
- 了然于中
- 了然于心
- 了然于怀
- 了然于胸
- 亏于一篑
- 人浮于事
- 人浮于食
- 伊于何底
- 伊于胡底
- 何至于此
- 供过于求
- 俯仰于人
- 借听于聋
- 假力于人
- 假手于人
- 儗不于伦
- 公之于众
- 公诸于世
- 冰寒于水
- 凤凰于飞
- 凤皇于蜚
- 凤皇于飞
- 出于意外
- 出于意表
- 出于无奈
- 切切于心
- 刑于之化
- 勇于自责
- 卖恶于人
- 危于累卵
- 厝薪于火
- 友于兄弟
- 友于甚笃
- 取信于人
- 取信于民
- 受制于人
- 受命于天
- 同归于尽
- 喜形于色
- 喜形于颜
- 喜行于色
- 喜见于色
- 因粮于敌
- 囿于成见
- 囿于见闻
- 坐于涂炭
- 委罪于人
- 委过于人
- 嫁祸于人
- 学老于年
- 宁媚于灶
- 安于一隅
- 安于所习
- 安于泰山
- 安于现状
- 安于盘石
- 安于磐石
- 安于覆盂
- 定于一尊
- 富于春秋
- 寓兵于农
- 寓情于景
- 寓贬于褒
- 工于心计
- 强加于人
- 形于言色
- 形于辞色
- 形于颜色
- 心细于发
- 心高于天
- 忠于职守
- 忧形于色
- 怒形于色
- 急于事功
- 急于星火
- 急于求成
- 悬壶于市
- 情见于色
- 慎于接物
- 慎终于始
- 托于空言
- 拙于用大
- 拟不于伦
- 拟于不伦
- 指大于臂
- 授柄于人
- 推舟于陆
- 新发于硎
- 无动于中
- 无动于衷
- 无济于事
- 无补于世
- 无补于事
- 无补于时
- 明于治乱
- 易于反手
- 易于反掌
- 易于拾遗
- 易于破竹
- 有要于时
- 有鉴于此
- 木秀于林
- 果于自信
- 枝大于本
- 染指于鼎
- 栖鸟于泉
- 格于成例
- 止于至善
- 死于非命
- 毁于一旦
- 民保于信
- 求过于供
- 求道于盲
- 涩于言论
- 深于城府
- 溢于文辞
- 溢于言外
- 溢于言表
- 熔于一炉
- 燕巢于幕
- 燕燕于归
- 狃于故辙
- 独异于人
- 玉汝于成
- 疲于供命
- 疲于奔命
- 盛行于世
- 眼高于天
- 眼高于顶
- 示贬于褒
- 祸生于忽
- 福生于微
- 积于忽微
- 移祸于人
- 罢于奔命
- 置予于怀
- 置于死地
- 老于世故
- 耿耿于心
- 耿耿于怀
- 聊胜于无
- 胆大于身
- 胫大于股
- 自投于地
- 自比于金
- 自绝于人
- 至于此极
- 舌芒于剑
- 莫逆于心
- 著于竹帛
- 薪贵于桂
- 藏巧于拙
- 行成于思
- 见制于人
- 见弃于人
- 言归于好
- 询于刍荛
- 诿过于人
- 谑近于虐
- 败于垂成
- 贫于一字
- 转于沟壑
- 轻于去就
- 轻于鸿毛
- 迁于乔木
- 迁怒于人
- 迁怒于众
- 迫于眉睫
- 退藏于密
- 鄙于不屑
- 重于泰山
- 重归于好
- 问道于盲
- 陷于缧绁
- 难于上天
- 难于启齿
- 难作于易
- 青出于蓝
- 青过于蓝
- 食方于前
- 鸣于乔木
- 鸿渐于干
- 鸿渐于干
- 兄弟阋于墙
- 大白于天下
- 官怠于宦成
- 救民于水火
- 无敌于天下
- 求马于唐市
- 求马于唐肆
- 汲汲于富贵
- 目短于自见
- 祸生于纤纤
- 苛政猛于虎
- 防患于未然
- 防祸于未然
- 难于上青天
- 万物皆备于我
- 不汲汲于富贵
- 事实胜于雄辩
- 哀莫大于心死
- 善言暖于布帛
- 喜怒不形于色
- 喜愠不形于色
- 存十一于千百
- 小阮贤于大阮
- 得于心应于手
- 恶言不入于耳
- 慰情聊胜于无
- 拟人必于其伦
- 毕其功于一役
- 流言止于智者
- 溢于楮墨之表
- 玩于股掌之上
- 祸莫大于轻敌
- 立于不败之地
- 芝兰生于深林
- 蜂虿作于怀袖
- 谋莫难于周密
- 身教重于言教
- 一年之计在于春
- 决胜于千里之外
- 受命于危难之间
- 御敌于国门之外
- 拒人于千里之外
- 敏于事,慎于言
- 歌于斯,哭于斯
- 观于海者难为水
- 讷于言,敏于行
- 善响者不于响于声
-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
-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
- 胫大于股者难以步
-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
-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
-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
- 严于责己,宽以待人
- 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
- 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
- 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
- 勇于私斗,怯于公愤
- 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
-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
- 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- 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
- 千金之堤,溃于蚁漏
- 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
- 取法于上,仅得乎中
- 取法于上,仅得其中
-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
- 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
- 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
- 安于故俗,溺于旧闻
-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- 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- 方寸之木,高于岑楼
- 无天于上,无地于下
- 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
-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
-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- 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
- 礼下于人,将有所求
- 莫神与天,莫富于地
- 莫踬于山,而踬于垤
- 运用之妙,在于一心
- 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
- 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
- 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- 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
- 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
- 老龟烹不烂,移祸于枯桑
- 老龟煮不烂,移祸于枯桑
- 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
- 有备则制人,无备则制于人
【于】字结尾的成语:
常用词语组词
【于】字开头的词语:
【于】字在中间的词语:


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